考核项目 | 考核内容 | 评分标准 | 负责人 |
组织领导 | 学校成立领导工作小组,职责明确,分工到人。学校要研究制定垃圾分类责任制度,要有一名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负责。 | 学校成立领导工作小组(2分),有责任制度(1分)有一名垃圾分类工作员负责(1分)。 | 办公室:严晶伶 |
制定垃圾分类年度工作计划,行政会议做专题研究。 | 学校有垃圾分类工作计划,有部署(2分),学校有会议记录(2分),有落实措施(2)。 | 办公室:严晶伶 | |
按时向区教育局报送月报及工作总结。 | 上、下半年工作总结(各1.5分),每月能够按时完成报送工作(2分)。 | 总安处:王如金 | |
工作情况 | 学校每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检查,发现问题立即整改。 | 有检查记录,有问题和整改情况记录(3分)。 | 总安处:王如金 |
完善校内生活垃圾分类台账制度,记录生活垃圾种类、数量、去向等信息,不能混收混运。 | 分类记录生活垃圾,数量及去向,规范收运、规范填写(8分),基本规范(6分),不规范或无记录(0分)。 | 保健室:梁国翠、王玉芳、周宁、张海荣 | |
厨余垃圾及易腐烂垃圾,对接处理单位,规范作业,做到垃圾“日产日清”任务;有害垃圾、可回收垃圾,预约收购。各种垃圾按规定做好填写交接手续,索证索票。 | 有对接处理单位协议(1分),厨余垃圾、其它垃圾,做到“日产日清”;有害、可回收垃圾,预约收购(2分),有交接手续(1分),索证索票(2分)。 | 保健室:梁国翠、王玉芳、周宁、张海荣 | |
每日清洁、消毒垃圾分类容器。 | 清洁、消毒有记录(4分),无记录(0分)。 | 保健室:梁国翠、王玉芳、周宁、张海荣 | |
垃圾分类容器设置地点要符合相关规定:保持与生活饮用水的科学距离;根据校园环境风向特点,优化考虑容器设置位置。 | 设置距离科学(1分),设置位置正确(1分)。 | 总安处:王如金 | |
垃圾分类密封容器分四类:有害垃圾、可回收垃圾、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。 | 四分类标志清晰、分类标识颜色正确(各1分), 容器无破损,密封(1分)。 | 总安处:王如金 | |
宣传教育 | 学校利用橱窗、宣传栏、海报、黑板报、微信公众号、家委会、班队会、国旗下讲话等阵地,开展宣传活动,普及垃圾分类工作。 | 有宣传阵地5个及以上(5分),不足5个的,按每1个1分计分。 | 保教处:李青 |
使用垃圾分类读本,开展读本使用培训和集体备课活动。 | 有教师培训活动(1分),有集体备课(2分),使用读本(2分)。 | 保教处:李青 | |
开设垃圾分类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。 | 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不少于5次,有计划,有活动过程性记录(1次1分)。 | 保教处:李青 | |
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“小手拉大手”活动。 | 活动有方案、影像资料等留存(1次2.5分)。 | 保教处:李青 | |
学校每年开展2次垃圾分类主题活动。 | 活动有方案、影像资料等留存(1次5分)。 | 保教处:李青 | |
工作成效 | 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强,分类知识掌握准确,分类投放习惯养成。 | 现场查看分类容器内垃圾,正确投放(10分),基本正确(8分),杂乱无章(0分)。 | 总安处:王如金 |
师生正确投放垃圾情况抽查,95%以上正确(10分),90%-95%正确(5分),90%以下(0分)。 | 总安处:王如金 | ||
教职员工、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。 | 95%以上(10分),90%-95%(5分),低于90%(0分)。 | 保教处:李青 | |
加分项 | 垃圾分类工作成果宣传。 | 学校垃圾分类先进经验在市级以上专题会议上交流、展示(1次1分);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被区级以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(1次0.5分);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被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(1次1分);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被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(1次2分)。 此项累计得分上限为10分。 | 总安处:王如金 |
上一篇: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制度